理想雪 - 与风沙为敌友
写在前面
2172 字 | 热爱 | 工作 | 职业 | 勇气 | 选择
《理想雪》系列故事均为架空世界观,所有人名、地名等与现实世界无任何关联。
该系列只且仅只为了说明,小说作者在该情境下会诞生的想法和采取的行动,以及背后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仅供小范围内阅读。
正文
所有人都把他叫老林,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。
政府曾经找过几个年轻人,跟他做一样的工作,但总是干不了一两个月就跑了,甚至有的不到两星期。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。沙场也就只有他一个人。
政府给他安排了生活:住处,电视,网络,水,电等等,只是没有人。找不到人。
沙场没有什么可以玩儿的。据那些跑掉的年轻人说,每天一出门就是漫天的黄沙,只有那点自己种下的绿色,还不一定活,那种感觉特别绝望。
老林没说过什么,一直沉默寡言。只是有时候会翻书,也会上网,找找那些治沙的方法。当然也看视频。
年轻人和他住在一起,有人跑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抽烟。
说实在的,这里实在没什么生活。
年轻人原来入职的时候,听政府说,老林是一个很厉害的人,原来治了很大很大一片沙。经过林业局判断,那片沙能够自己治愈了,就捯饬了几个村民,每人发了点补贴,叫他们看着,然后把老林移到这里来了。
不过也没有谁来印证这个传说,老林自己也不说。
老林每天的生活就是出去干活儿,回家找参考想办法,然后玩一会儿手机上会儿网,洗脸睡觉。
每天如此。有时候一天一包烟。
这都是后来小文后来才了解到的。
时间倒回一个月之前,他在探险沙漠时迷了路,觉得自己要死了,然后看到了一抹绿。虽然不大,但给了他信心。虽然一开始他觉得自己看到了天堂。
走近。附近不远处有个小房子,再不远的地方,就是沙漠边界了。
老林第一次见到文时,文满身风沙。他也没问,指着房间里为数不多的几把椅子,说:“坐吧。”
文那时候的第一感觉告诉他,老林身上有一种超越年龄的稳重。
文坐下,看着老林拿来一根旧毛巾,上面有破洞。老林把毛巾丢给他,朝里面指了指:“洗澡的地方在里面,肥皂什么的也都在里面。”
说完,老林点了一根烟。
文直觉老林不会害他,就往淋浴间走了。正要一步跨进去,忽然听见老林的声音从背后传来。
“吃饭没?要不给你整点?”
文回头,看见几步远的一片烟雾缭绕之中,老林直勾勾地望着他。
他点点头。
老林见状,深吸一口烟,吐出烟气,朝他摆了摆手。
“去吧。”
文洗完澡出来,看见桌子上菜已经做好了。
非常清贫——零星肉的土豆肉丝、咸菜、一点青菜、还有饭。
能有得吃就不错了。文想。
文吃饭的时候,老林在抽烟。也不玩儿手机,也不看电视,就那么发着呆,一根一根抽。
文觉得老林有心事,想问,忽然发现自己都不知道他叫什么,于是开始笑。
“你笑什么?”
“没什么,你姓啥啊?”
“叫我老林吧。他们都这么叫。”
“老林,看起来有心事?”
老林看了他一眼,说:“没有。”
文不信。
当天下午忽然刮起了沙尘暴。文本来准备动身回家,见状只能作罢。
老林望着窗外的漫天黄沙,眼神失焦。
“又得死了。”他喃喃自语道。
“老林?”
“嗯?”
“这种时候你不觉得无聊吗?”
“睡觉呗。”
文总觉得老林很没有意思。
“不是说这个,见不到人你不觉得活着少点乐趣吗?”
老林从窗边转过身来,盯着文盯了足足有两三分钟,盯得文毛骨悚然。室内除了沙尘暴拍打窗户的粒粒声外,落针可闻。
那些风沙在此刻似乎尤为刺眼。声音也强如白昼。
老林慢慢地从裤兜里摸出一根烟,点燃,吸一口,又转身看向窗外。
“或许吧。”他说。
末了,他怔了几秒,看见外面的沙越来越大,朝门那边走去。
“我出去一趟,你待在屋里别动。”
“风沙这么大,你出去干嘛?疯了吗?”
“我去把苗拖进来。”
文四年后按照当初的坐标再来此地,是因为出差。地方离沙漠有点远,得开两个小时车。不过他不知怎的,就是很想来看一看。看看某种意义上,他的救命恩人。
但当他真的到这里时,映入眼帘的,只有满眼的绿及未完成铺开的小半块沙。当初那些漫天黄沙渺无踪影。
就连小屋也是。那些脆弱的小电线杆、小水管,那间简陋的小屋,一捆一捆或大或小的苗,和那一袋袋的土豆和青菜,全都无影无踪。
只有那些绿,反射着太阳光,刺痛文的眼。
正是中午,那些叶子蔫着,似乎不知道此地的故事。它们似乎只知道一件事:要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活下来。
南国微雪 Miyuki
2025 年 4 月 4 日
写在后面
这则故事献给那些工作在无人问津之处的人们。
我们的成长路上,似乎有着无数的诱惑,都在引导我们去往它们的方向。游戏、旅游、恋爱、社交、甚至赌博。
但是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工作,并且甘之如饴。
他们对此抱有使命感与责任感,并且不觉得是一种负担。
我无法描述那是一种怎样的热爱。
我无法描述那种热爱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,甚至驱使着他们走上一条冷清的、寂寥的、不被理解、甚至受人嘲笑的道路。
所有的诱惑似乎一瞬间都黯然失色。
人们常说,要尊敬那些崇高的人,而不是那些崇高的职业。
崇高的职业下,也有只想苟活着的人们。
这些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着坚定信仰的人,似乎都很少说话。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需要做什么。
有时候这种努力甚至是徒劳,不被任何人所理解。
这种时候他们心中的信念会不会有些动摇?
我不知道。
不过如果我们真的有这样的时候,也许会像那个在海边捡起那些鱼的小男孩一样。
“这条小鱼在乎,这条在乎,还有这一条,这一条,这一条……”
愿每个读者都能成为有着坚定信念和强大内核的人,去做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,不争不抢,不夸不耀。
封面图
摄影师・画师 | Armands Brants
图源 | Unsplash